个人资料:
姓名:刘晨
职称: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讯地址:磁力片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磁力片
26教学楼E区530室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传真:13370385982
个人主页://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Chen_Liu32
主要经历:
(1) 2024.01-至今 磁力片
,磁力片
,教授
(2) 2019.07-2023.12 磁力片
,磁力片
,副教授
(3) 2018.05-至今 磁力片
,磁力片
,博士生导师
(4) 2017.01-2019.01 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香江学者(博士后)
(5) 2017.05-至今 磁力片
,磁力片
,硕士生导师
(6) 2016.01-2019.06 磁力片
,磁力片
,讲师
(7) 2014.08-2015.08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磁力片
,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8) 2012.12-2013.06 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研究助理
(9) 2011.09-2016.01 磁力片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磁力片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0) 2007.07-2011.07 磁力片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磁力片
,自动化专业,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
面向神经疾病的智能脑机接口,自适应闭环神经调控,神经动力学建模,神经信息智能解码,人工智能
主要科研项目:
,发明专利,专利号:202311238229.4
(2) 刘晨,韩玲民,常思远,初春光,王江,一种针对帕金森疾病的主动式实时闭环电刺激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2210047709.1(2024-11-26已授权)
(3) 刘晨,韩玲民,常思远,王江,魏熙乐,李会艳,邓斌,帕金森闭环神经调控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0551731.5(2022-07-01已授权)
(4) 刘晨,常思远,朱晓冬,韩玲民,王江,邓斌,魏熙乐,于海涛,伊国胜,蔡立辉,王钰,孙亚男,刘崴,张伟,李琪,邢梦娅,杨俊峰,杨满义,韩晓璇,李祯,沈潇,白丽鹏,李卓,张瑞,基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帕金森闭环深部脑刺激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2110036263.8(2023-01-05已授权)
(5) 刘晨,赵葛,王江,李会艳,,发明专利,专利号:202010640970.3(2023-11-24已授权)
(6) 刘晨,初春光,王江,李会艳,蔡立辉,朱晓冬,张伟,李琪,邢梦娅,张磊,基于微状态分析方法的EEG实时检测分析平台,发明专利,专利号:202010051770.4
(7) 刘晨,孟紫寒,于海涛,王江,朱晓冬,张伟,李琪,邢梦娅,刘静,张志勇,一种基于延时反馈控制的噪声深度脑刺激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925239.2(2023-02-21已授权)
(8) 刘晨,常思远,魏熙乐,王江,邓斌,杨双鸣,基于DSP+FPGA的去DBS伪迹的局部场电位实时检测分析平台,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704734.1
(9) 刘晨,杨双鸣,王江,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张镇,李会艳结合有限元分析的帕金森状态下基底核刺激实时仿真平台,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840251.X
(10) 于海涛,孟紫寒,刘晨,王江,刘静,张志勇,朱晓冬,张伟,李琪,刘崴,一种针对帕金森状态的噪声深度脑刺激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927381.0
(11) 邓斌,王佶宣,刘晨,王江,初春光,常思远,杨双鸣,伊国胜,基于闭环迭代控制的阿兹海默症状态下DBS刺激的仿真平台,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7855516
(12) 王江,刘维桐,常思远,刘晨,一种可编程闭环电生理实验硬件在环实时仿真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2210267510.X
(13) 于海涛,舒洪玉,王江,刘晨,刘静,三角网个性化多线圈经颅磁刺激阵列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2010543509.6 (2021-12-03授权)
(14) 王江,杨双鸣,王天昕,刘晨,邓斌,魏熙乐,于海涛,李会艳,基于FPGA的基底核网络beta节律仿真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306902.1
(15) 王江,王天昕,杨双鸣,刘晨,邓斌,魏熙乐,于海涛,李会艳,基于丘脑底核-苍白球起搏器的四足机器人控制器,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306898.9
(16) 王江,林前进,杨双鸣,邓斌,刘晨,魏熙乐,基于FPGA的丘脑皮层放电状态变论域模糊控制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131135.5
(17) 王江,苏斐,李鸿基,李会艳,刘晨,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张镇,帕金森状态的闭环神经刺激仿真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037630.5 (2019-01-15授权)
(18) 王江,郝新宇,杨双鸣,伊国胜,刘晨,邓斌,魏熙乐,张镇,前馈神经网络下基于FPGA的STDP突触可塑性实验平台,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011012.3 (2019-03-26授权)
(19) 于海涛,孟紫寒,王江,邓斌,魏熙乐,刘晨,一种基于神经元形态学的在体神经元建模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660107.1
(20) 王江,李渔樵,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一种远程控制的多参数可调电针灸仪,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533572.9
(21) 于海涛,武欣昱,王江,邓斌,魏熙乐,刘晨,穿戴式多模态驾驶员生理状态监测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811353853.8
(22) 于海涛,武欣昱,王江,邓斌,魏熙乐,刘晨,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810637789.X (2021-06-08授权)
(23) 张镇,艾文杰,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王江,基于可变拓扑结构的电容补偿网络的无线充电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810421838.6
(24) 于海涛,郭欣萌,王江,邓斌,魏熙乐,刘晨,基于多电极阵列的神经核团反馈同步控制FPGA实验平台,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1054717.4 (2020-08-04授权)
(25) 张镇,艾文杰,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王江,基于磁谐振耦合原理的四叶形线圈经颅磁刺激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 201710763645.4
(26) 张镇,庞宏亮,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王江,基于虚拟电容的磁共振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333277.X
(27) 张镇,仝瑞麟,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王江,双向能量流动的交互式稳压系统及操作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31104.7 (2019-06-11授权)
(28) 张镇,艾文杰,邓斌,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王江,基于磁谐振耦合式正交8字形线圈组的经颅磁刺激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31103.2
(29) 王江,苏斐,刘宇,李会艳,邓斌,刘晨,魏熙乐,于海涛,张镇,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脑刺激电极阵列优化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839586.X (2019-03-26授权)
(30) 邓斌,贾炳南,张镇,魏熙乐,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王江,基于磁阻传感器阵列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目标的辨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323213.7
(31) 魏熙乐,刘阳,张镇,邓斌,于海涛,刘晨,伊国胜,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稳压系统及控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322076.5 (2019-08-20授权)
(32) 邓斌,胡金岭,杨双鸣,李会艳,林前进,刘晨,魏煕乐,于海涛,张镇,王江,基于FPGA的运动障碍非侵入式康复的闭环脑-肌-体接口硬件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0026971.2 (2018-12-11授权)
(33) 于海涛,雷新宇,孟紫寒,王江,邓斌,魏熙乐,刘晨,一种多电极阵列神经元放电序列的时空网络构建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811257058.9 (2021-04-20授权)
(34) 王江,杨双鸣,许诺,李会艳,邓斌,魏熙乐,刘晨,基于增强现实的针灸穴位可视化究平台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231105.1
(35) 魏熙乐,刘宇,苏斐,王江,李会艳,邓斌,刘晨,于海涛,张镇,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深部脑刺激电极阵列结构,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1087031.0
(36) 魏熙乐,常思远,卢梅丽,王江,邓斌,张镇,于海涛,伊国胜,刘晨,蔡立辉,朱钰琳,可编程柔性经颅电刺激与脑电采集一体系统,发明专利,专利号:201910596558.3
★ 软件著作权
(1) 2016年7月:脑电与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系统
(2) 2016年8月:多通道神经元放电序列编码特征分析系统
(3) 2017年9月:多通道脑电信号特征分析与评估系统
(4) 2019年12月:基于EEG的脑功能评估与分级系统
(5) 2023年6月:脑功能障碍神经疾病智能预后评估系统
主要讲授课程:
(1) 电气工程学概论(本科生)
(2) 电工学实验(本科生)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1) 2024年:磁力片
磁力片
十佳教师
(2) 2023年: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
(3) 2023年:天津市高等院校电工学课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4) 2023年:天津高校第十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院级选拔赛一等奖
(5) 2019年:联盟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电工学)
(6) 201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三)
(7) 2019年: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8) 2019年:磁力片
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
(9) 2019年:磁力片
第三届“未来30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三等奖(唯一指导教师)
(10) 2018年:磁力片
沈志康奖教金
(11) 2017年:“磁力片
先锋号”荣誉称号(电工学团队)
(12) 2017年:磁力片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3) 2017年:磁力片
第一届“未来30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二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14) 2017年:磁力片
新入职教师培训获得优秀
(15) 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六完成人,神经控制工程团队)
(16) 2016年:香江学者奖(全国每年60名)
(17) 2016年:第十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优秀工作者
(18) 2015年:磁力片
优秀学生标兵奖学金
(19) 2015年:磁力片
第十四届“学生科学奖”(第一名)
(20) 201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1) 2014年: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
(22) 2014年:磁力片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
(23) 201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4) 2013年:天津市三好学生奖学金
(25) 2010年:国家奖学金
主要社会兼职:
(1) Cognitive Neurodynamics国际期刊副主编
(2) Fundamental Research期刊(IF=6.2)第一届青年编委
(3)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基础与转化分会委员
(4)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生物电工专委会委员
(5)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6) 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数字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7)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
(8) 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创新创业专委会成员
(9) 中国自动化学会终身会员
(10)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 and Learning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Circuits and Systems、Cognitive Neurodynamics、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Neurocomputing、Physica A等数十个学术期刊的常任审稿人
主要大会/邀请报告:
(1) 2025年8月:2025年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沈阳)
(2) 2025年7月:第六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银川)
(3) 2025年5月:神经科技国际创新论坛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基础与转化分会年会(上海)
(4) 2025年5月: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合肥)
(5) 2025年1月:第四届神经计算青年研讨会(上海)
(6) 2024年12月:第九届国际神经认知动力学大会(香港)
(7) 2024年11月:中国医师协会2024年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年会(北京)
(8) 2024年8月:北京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暨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脑网络调控与医工交叉专委会成立大会)(北京)
(9) 2024年7月:“乘风破浪,脑海驰骋”神经调控领域女科学家圆桌会议(线上)
(10) 2024年4月:第六届神经科技创新论坛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基础与转化分会成立大会(上海)
(11) 2024年3月:2024年全国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高峰会议(重庆)
(12) 2023年12月:第九届电气学科青年学者前沿研讨会(徐州)
(13) 2023年9月:兰州交通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讨会(线上)
(14) 2023年7月:全国生物电工与生物电磁高峰会议(兰州)
(15) 2023年6月:第十三届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励大会暨标准引领医康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神经康复分论坛(上海)
(16) 2022年11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学术会议(线上&苏州)
(17) 2022年9月:第五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线上&杭州)
(18) 2020年10月:脑刺激转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线上)
(19) 2018年8月:第四届全国神经动力学学术会议(西安)